BG大游汉钟精机,是通过我的选股模型挖出来的一家具有鲜明特色的隐形冠军企业,甚至其产品份额占据全球比重也不低,堪称全球隐形冠军也不为过!
我们都知道,衡量一个人毅力水平,不要看他身处顺境之时的辉煌表现,恰恰是其处于低谷之时所爆发出来的韧力、耐力,才是这个人的真实实力所在。同样地,衡量一个基金经理管理水平,不要看他身处牛市之时的净值高峰时刻表现,反而看其在熊市时净值的稳定性(回撤幅度)和业绩如何。无独有偶,衡量一家上市公司产品竞争力水平,不要看它身处行业景气之时的业绩爆发,反而是当行业寒冬来临之际,公司产品所展现出的生命力,才是我们所需要关注的。
我看了下这家公司的大本营是在上海,公司2022年的业绩快报,确实有点让人吃惊,去年在上海疫情影响供应链这么大情况下,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即2022年收入32.64亿元、同增9.5%,净利润6.41亿元、同增长31.7%。
而且去年四季度在疫情影响这么大情况,收入同比增长17.7%、净利润同比增长35.8%,还能取得如此不错成绩,足以说明其增长韧性很强悍。
1、业务模式简单,有两大产品线:压缩机和真空泵,前者为基本盘业务,后者为第二成长曲线业务。其中,传统业务压缩机随着经济复苏及产品结构升级,预期恢复至两位数增长;
2、2012-2021年,收入复合增速17.5%,毛利润复合增速18.4%,增收增利,在传统制造业,增速有如此之稳健的成长,实属罕见!
4、财务状况优良。财报较为健康,账上总现金充裕完全能覆盖债务,毛利率和净利率稳定,利润含金量大于1。
公司有两大核心业务,即压缩机和线%,真空泵占比保持提升趋势,后续真空泵在光伏电池片、半导体领域放量成为主要看点。
压缩机是制冷及空调设备的核心零组件,即制冷系统的心脏;真空泵是光伏设备、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之一。其中,2021年线%
26%,半导体已切入主流晶圆厂及设备商,有进口替代的逻辑。2016-2021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速高达32%
公司流体机械设备销量从37337元/台,增长至158620元/台,复合增速为17.45%。而销售单价每台一直维持在1.6-1.9万元范围,销售成本也变化也不大,每台长期维持在1-1.2万元范围。
压缩机:中央空调可能持平戒者小幅增长冷冻冷藏基于基数越来越大,可能2023是20-30%增长,热泵可能是10%增长。所以总体看制冷压缩机是10-15%范围。
压缩机作为顺周期行业,随经济复苏、也有望稳健增长。公司作为国内压缩机设备龙头,下游覆盖商用中央空调用压缩机(受地产景气度相关、顺周期行业)、冷冻冷藏压缩机(受消费景气度相关、2021年公司半封闭螺杆压缩机同比增长30%以上)、热泵压缩机(受“双碳”政策推动,景气度延续)、空气压缩机(工业领域,多为顺周期行业)四大领域。
压缩机业务为公司传统优势板块,2021年占公司收入比重57%。(1)制冷压缩机:主要应用于商用中央空调、冷链物流和热泵,整体下游需求稳定,夯实公司基本盘。
公司作为国内螺杆式压缩机龙头,向光伏+半导体真空泵业务延伸发力,客户(真空泵)覆盖:隆基、晶盛、捷佳、联电、力积电、华虹、芯恩、和舰等知名厂家,打开第二成长极。
公司预计2025-2026年之前大概率还是每年翻一倍,即收入届时做到七八亿时,会有10%市占率。
真空泵作为泛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,根据Verified Market Intelligence测算,2021年全球线%,增长稳定。从竞争格局看,真空泵外资主要包括Edwards、Ebara等,国内包括中科仪、通嘉宏瑞。在制冷压缩机方面,竞争对手主要为复盛、比泽尔、特灵和丹佛斯,在空压机方面的竞争对手主要为阿特拉斯、英格索兰和GHH RAND。在光伏真空泵领域,公司是国内少有的批量供货商,竞争对手主要为外资企业Ebara和Lot。
同样地,根据我的估值模型,也就是四个估值档次分布,即25倍、30倍、35倍、40倍,今年净利润增速不管是从乐观预估、中性预估还是悲观预估,当前的市场对公司今年明显给予了一个悲观的预期价格。